近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博展圈(北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初选会在北京圆满召开。经过专家严格评审、综合评议、实名投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申报的《探索陶瓷的基因密码——御窑陶瓷考古主题研学课程》从全国243项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终选名单。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创新开发的陶瓷考古研学课程,依托御窑遗址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资源,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课程充分利用保存完好的官窑遗址群和丰富出土瓷片资源,结合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的先进技术平台,通过可视化系统和显微检测等科技手段,将专业考古知识转化为适合青少年的教学内容。创新采用“考古+科技+教育”三维融合模式,精心设计了模拟考古发掘、瓷片修复、数字化纹饰创作等实践环节,同时开展亲子双线研学活动,促进文化传承的代际交流。这一创新课程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陶瓷文化的探索兴趣,为传播中国陶瓷文化、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新生力量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教育解决方案。
此次成功入围全国文博社教案例终选名单,是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在文化遗产教育创新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其在“让文物活起来”实践中的示范价值。未来,御窑博物院将以此次入围为契机,持续深化“考古+科技+教育”三位一体的研学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遗产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