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
综合咨讯
综1
Information
感谢您的来到并了解我们!
学术研讨 |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驻厂协造
发布日期:2024-11-27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的人员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督陶官员、驻厂官吏、窑厂司事人员、驻京人员、役夫工匠等。

关于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情况笔者已有专门概述过战略,由于清代各朝历任督陶官都是“兼理窑务”。只有在每年春、秋两季才来御窑厂布置、安排、视察。为了保证御窑厂生产能有序进行,必须要在御窑厂另设专人负责,派遣驻厂官吏。

 

御窑厂驻厂协造

协造是指长期在御窑厂负责瓷器烧造的官吏,被称为协造、副协造、或者称为协理、副协理。相当于御窑厂的厂长、副厂长。协造没有奏报权,只负责具体事务,如经手烧造钱粮,将用过实数查明造册并约束工匠等。如雍正时的唐英,乾隆时的老格等都是协造、副协造出身。

协造的任期在乾隆四十二年之前为三年一任,由内务府派员。乾隆四十二年后,改为五年一任,前两年半为副协造进行学习,后两年半升为正协造。到了乾隆五十一年后改由地方拣员负责,内务府不再派员了。

这种驻厂官吏制度在清代有三次明显的变化。

康熙时御窑厂驻厂官吏多由工部内务府派员任职。如康熙十九年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廷禧。

二十二年工部虞衡司部中臧应选,笔贴式车尔德。这种驻厂是属于临时性质,烧罢即撤。

雍正时期,御窑厂烧造制度已成常态,每年都有瓷器烧造,以前的临时驻厂不能适应,故定以内务府官员驻厂协造,这也是内务府官员长期驻厂协造的开始。乾隆四十三年后,督陶官改由地方官吏兼管,但驻厂协造、副协造还由内务府派员任职,并延续到乾隆五十一年。在这之后,御窑厂协造改由地方官员兼任,不再派内务府官员驻厂任职,此制度直到清朝结束。雍正五年驻厂督陶的是赵元,雍正六年派唐英来御窑厂督陶。唐英之后,有内务府催总、默尔森额,内务府员外郎六十三,内务府催总、老格等人任驻厂协造。

这些历朝历代的驻御窑厂的官吏们,同样具有人品良莠不齐,有尽心当差的,有碌碌无为的,也有中饱私囊。以下例举个典型人物事例:戏剧性的“六十三”、勤恳敬业成就显著的“老格”、中饱私囊的“连喜”、“德纯”。

 

戏剧性的“六十三”

“六十三”此人曾经在年希尧督陶时期和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共事三年,对御窑厂的瓷器烧造较为清楚。

乾隆五年十一月,唐英因御窑厂协办催总缺员而奏请朝廷派协造官吏来景德镇御窑厂当差。内务府大臣海望就选派了员外郎六十三于乾隆六年二月初二日奉旨去景德镇协助唐英烧造瓷器。但此人行为不端,竟然自称“钦差”。其随行人员腰插白旗上写着“钦差、户部”字样,一路南下,走到庐州府(今安徽合肥)遇到当地官府兵役查问,“六十三”的家人以“内务府员外郎”身份回答,而庐州知府尤拔世想拜见“钦差”,又被“六十三”再三推辞不同知府尤拔世见面。(尤拔世于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二十四年,任九江关监督办理窑务之职)。殊不知“钦差、户部”与“内务府员外郎”的身份极为不符,已经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怀疑。结果在五月初三日在潜山县下榻时,被官兵以来历不明为由扣押,兵部司牌及奏稿传票一应被搜走,直到三天后的五月初六安庆知府赶到方才放行,并于五月十五日到达九江关,十八日去景德镇御窑厂上任。而当时在九江关的督陶官唐英并不知道六十三在从京城来的路上在庐州和潜山所发生的事情,唐英还于五月二十四日上折说:“员外郎六十三业经前赴厂署”。而有关六十三在庐州和潜山被扣的事情早已传入京城。

五月十九日海望上奏:“其平日亦未著有劣迹,不意伊甫行在途,即尔不安本分,妄称钦差,实属愚昧已极…自应遵旨撤回,相应奏明。行文知照安徽抚臣陈大受并九江关监督唐英,于文到日即将六十三谴令回京”。(1)结果六十三于乾隆六年八月十九日回到京城,前后不到半年时间,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勤恳敬业功不可没的“老格”

老格原为养心殿造办处催总,于乾隆六年十二月任职景德镇御窑厂协造。那么老格到任之前景德镇御窑厂是个什么样状况呢?当时虽然御窑厂可以正常生产,但由于没有得力的协造驻厂督烧,默尔森额有病不能主事,后任的六十三在御窑厂任监造还不到两个月被免职,唐英又在距御窑厂三百余里的九江关任职,平时不能常驻窑场指导,使得御窑厂的瓷器质量不高,故此督陶官唐英在乾隆六年的四月份、七月份两次受到斥责。“唐英烧造上色瓷器甚糙,釉水不好,瓷器内亦有破的”,著怡亲王寄字唐英,同年七月十五日又奉朱批:“不但去年,数年以来所烧者远逊雍正年间所烧者”。

老格到窑厂时对一切均感陌生,“初管窑务,未谙烧造”,但能耐得住寂寞,留心学习。而唐英利用每年春秋二季来御窑厂察看釉料、颜色、出样、定款的时候真心传授,而老格也能认真学习细细揣摩。三年时间,老格于窑务“渐就熟谙”。平时虽唐英不能经常在窑厂,老格也能应付差事。这期间老格还参与了轿瓶、万年甲子笔筒、鼻烟壶等的创烧,同时还经手管理烧造瓷器的经受使用,成为唐英的得力助手。

转眼老格三年任期已到,唐英于乾隆十二月二十五日上折奏请“老格在厂三年,为人安静,办事谨饬,不但烧造钱粮经手无误,而于造作事宜亦渐致娴熟,在窑厂实有裨益…奴才为瓷务起见,仰恳圣恩,可否免其更调,仍留窑厂协造,客如才再为逐一指点…”乾隆皇帝在此奏折上朱批:“老格著再留三年”。(2)到了乾隆十二年,唐英进京面圣时,当面请旨再留老格三年。乾隆十五年时唐英调任粤海关监督,惠色任九江关监督兼理窑务,惠色对老格亦十分器重,于乾隆十六年七月十八日上折奏请:“奴才兼管窑务以来,细心留心察看,凡制造御器,老格悉能敬谨办理…匠役众多,亦皆驾驭有方,俾各爱戴慑服…若令仍在窑厂,于瓷务洵为有益… 就催总升品级,赏以职衔,以示鼓励,俾仍留窑厂办事”。皇帝著赏给七品职衔。尤拔世任九江关监督兼理窑务时也奉旨老格留厂任职,到了乾隆二十六年十月九江关监督舒善又为老格上奏请求留任。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初七日,时任九江关监督兼理窑务的海福也在奏折里以“老格在厂年久,明白熟练且精力尚未就衰,应请仍留在厂协理烧造事务”。(3)

乾隆三十三年,时任九江关监督兼理窑务的伊龄阿于十二月十八日,奏折“…老格染患病疾,病症初时犹能照料公事,近则精神恍惚,步履维艰… 请旨将老格更换回旗调养。”(4)乾隆三十四年,年已66岁的老格离开了御窑厂。回顾老格在景德镇御窑厂二十八年以八品催总御初到御窑厂时正值38岁壮年,先佐唐英成为永留史册的“唐窑”之名,经历了唐英、惠色、尤拔世、舒善、海福、瑭琦、伊龄阿七位督陶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在乾隆三十四年,年已66岁的老格离开了御窑厂……

接任老格的是伊龄阿推荐的白塞,而白塞到任时正值九江关监督舒善因侵吞关税而被查办,使得御窑厂生产一度较为混乱。白塞任协造时兴利除弊,整顿窑务,廉洁自守,竭力奉公。所管理协造事务和办理贡物、大运活计及时,查察无误,使得乾隆朝御窑厂瓷器的生产保持了有条不紊地生产。

关于御窑厂协造任职时间变化情况,据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七日督陶官全德奏折中得以体现:“所有景德镇御器厂额设协造一员,常驻厂内专管烧造瓷器并监放工料钱粮等事,例应三年期满奏请更换,查现任窑厂协造葆广系养心殿造办处催长… 该员于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十日到厂任事,连闰扣实今年八月内即届报满更换之期。第查关厂相距甚远,奴才不能时往查勘,而窑工活计不比別项工作可比,一切泥土、釉料、火候、窑位等项必得熟谙之员随时讲究造办方能妥协。该协造葆广心地明白,办事精细,在厂二年皆能事事留心,于烧造诸务始能熟谙,…著内务府大臣添派协造一员,前往学习厂务,此后该员报满之期定以五年,届二年半即简员往换,先派专人回京,似此参差更换该厂长有一熟谙之员坐办,不致骤易生手,于事更属有益。(5)”从此协造一职开始了任职五年。

 

中饱私囊的“连喜”和“德纯”

而乾隆四十三年后,督陶官改由地方官吏兼管,而驻厂协造、副协造仍由内务府派员任职。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乾隆五十一年,因景德镇御窑厂协造连喜于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病故,同年八月初十日海绍奏:“此御窑厂协造二员仍属冗设,奴才查饶州府同知分驻景德镇,地方又有巡检一员… 可兼查厂务… 且该员等衙署均与窑厂毗连,就近委办尤为最便… 如蒙俞见,奴才呈明内务府即将该协造德纯饬令回京当差,所有正副协造岁支养廉银共七百四十两,应请归入每年剩存窑工项下一并解缴造办处充公。”(6)然而几十天之后也就是乾隆五十一年九月十六日御窑厂副协造德纯在窑厂署内住房后山亭枋上自缢身亡。七十天之内,御窑厂连死两名协造,使得御窑厂人心惶惶,地方官亦为之震动。九月二十八日,海绍上折称:德纯“是否畏罪自尽,抑系或另有别项情节,当须彻查”。(7)十月初五日江西巡抚向裕成亦有折上奏。经过审理及德纯遗存诉纸一份,于十二月初一日得出该协造因浮领造办大运瓷器银两畏罪自杀的结论,同时也牵出了前任协造连喜侵吞银两之事。

在时任江西巡抚何裕成的奏折中是这样定性的:“查连喜、德纯经理窑工不思洁身奉公,希图浮昌。除开领之一千六百余两当未给颈,又匿存金脚系虔礼宝捐项不议外,实侵昌正项钱三百二十四两,即属监守自盗并赃科罪。两人合议监守自盗钱粮一百两以上至三百三十两,杖一百流二千里。连喜先以病故,德纯现已畏罪自尽,应毋庸议。其银并金脚业据经德纯存缴,连喜分用之银,亦据家人将衣物变缴应交海绍复明归款,金脚变价充公,至此结案。” (8)从此景德镇御窑厂协造之职改为地方官员兼任,不再派内务府官员驻厂任职,直到清朝结束。

综述,清代御窑厂督陶官制度的实施在客观上对御窑厂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为了保证御窑厂生产能有序进行,必须要在窑厂另设专人负责,由他们承担瓷器烧造的具体事务,他们才是御窑厂生产的真正组织者,为御窑厂的发展做出默默无闻但又突出的贡献。

(1)乾隆六年五月十九日海望奏折《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二》53页,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2)乾隆十年二月二十五日唐英奏折《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二》357页

(3)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初七日海福奏折《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七》273页

(4)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伊龄阿奏折《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九》242页

(5)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七日全德奏折《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十四》369页

(6)乾隆五十一年八月初十日广饶九南道海绍奏为酌裁窑厂冗员折

(7)乾隆五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广饶九南道海绍奏为景德镇窑厂协造德纯自缢身亡事折,《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十九》255页(

8)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何裕成奏折《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十九》257页

 


© 2022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2004528号-1